时间:2022-04-01 11:04:23来源:网络整理作者:编辑小峰 点击:
试管婴儿是许多不孕症的夫妻的理想助孕选择,在以往的认知中,试管婴儿的主要环节大多在于女方的部分,但其实男方也有不少应该做的事情。试管婴儿专家表示男方要是能做好术前准备,不仅能帮助疗程更加顺畅,同时能增进夫妻感情,减轻妻子的压力哦!那么做试管婴儿的过程中,男方应该做些什么呢?
在女性取卵日时,男性需要取精,在取精前需禁欲3-5天,禁欲时间不宜过短也不能过长。禁欲时间过短可能造成取精量不足,且容易有较多不成熟的精子。若禁欲时间过长,则出现死精子、异常精子的机率会增加。如果对于手淫取精有困难的男性,请提前告知试管专家,让专家看看是借助药物的帮助,还是做睾丸穿刺,或提前冷冻精子的方式来取得精子。
除此之外,男性在试管治疗期间,要多注意个人卫生,在取精前要做好清洁工作,取精时要清洁双手与生殖器,积极配合专家的指导和治疗。日常饮食正常即可,若可以的话可多摄取微量元素,如锌、硒等,有助于男性的精子活力、品质的提升与稳定,禁欲期间请勿抽烟、喝酒,也应避免熬夜,尽量不要接触高温环境,更不要穿紧身内衣裤,适当运动以创造更好的取精条件。另外,在治疗过程中男女双方都承受着不同的压力,尤其女方在疗程与家庭上承受的压力往往较大,多一点体谅、包容与呵护给妻子,不仅能帮助女方更顺利的治疗,也能增进夫妻感情哦!
做试管婴儿移植前男方需要注意什么
试管婴儿前男方注意事项:保持良好的心情心态,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,保持充足睡眠,不抽烟,不喝酒,均衡营养饮食,确保精子质量完好。试管婴儿过程中女方的治疗项目比较多。男方要鼓励女方有充足的信心和耐心,给予女方必要的安慰,听取不孕不育科专家的意见,配合治疗。
第一阶段:准备阶段
1. 生活方面:男方需应戒烟戒酒,保持生活规律,充足睡眠,如果有生殖系方面的疾病,则应积极治疗好后再考虑试管。
2.男方检查项目:
(1) 精液分析,来检查前需要在2-7天前排精1次,排精时间过短(不满足48小时之上)、过长(大于7天)都会影响精液检查结果,从而影响做试管婴儿。
(2) 衣原体、淋球菌检查(精液标本)。
(3) 染色体(严重少弱精、无精症,夫妇双方有反复流产史、胎儿畸形史、死胎等病史的患者需查此项目);
(4) 传染病: 包括乙型肝炎、丙型肝炎、艾滋病、梅毒筛查。
(5) 血型。
3. 看检查结果:等所有的检查结果出来后再次挂号看检查结果。有些检查结果若有问题,需进行治疗康复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。
4 .准备双方证件(包括身份证、结婚证、有效期内的计划生育证明,如准生证),并准备复印件交医院保存。
5.若男方自行采精困难,请事先告诉医生,以免临时因过度紧张而导致取精失败。
第二阶段:建档阶段
1. 建档时一定要带上男科门诊病历,若之前门诊病历没有写或丢了,需要去男科门诊挂号补写门诊病历
2. 建档前需要检查上述检查项目是否过期,一般到妻子取卵日检查时间需要在1年内,有些检查项目需要在3个月内,并且要检查证件是否准备齐全。
3.对于做人工授精(AIH)的男性,因为AIH需要男方精液质量较高,最好有2份精液检查报告,其中1份需要为最近3个月内的。
第三阶段:取卵取精及移植
1、男方遵医嘱适时取精一次(一般在预计取卵前2-7天)。
2、取卵当日,丈夫取精液,请带上双方身份证、结婚证、有效生育证明到医院,医生要进行核对。
最后,祝大家早日好孕!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编辑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传承孕育网观点。
试管婴儿要求什么条件(不孕夫妻做试管婴儿这7点帮你提高成功率)
取卵后腹水怎么快速排出体外(出现腹水的原因及应对措施)
试管婴儿达菲林的作用是什么(达菲林的作用和功效详解)
做试管移植冻胚成功率高吗(影响试管冻胚移植成功率的因素详解)
试管移植着床有什么症状或感觉(5大胚胎着床的信号表现)
试管双胎风险有哪些(一文解读为什么做试管医生不建议怀双胎)
冷冻胚胎移植前需要做什么检查(移植冻胚相关检查项目详解)
现在做人工受孕大概需要多少钱(人工受孕过程及费用详解)
受精卵什么情况下会着床失败(精卵结合不着床的4大原因详解)
人工受孕成功的几率有多大(提高人工授精成功率的5个注意事项)
第三代试管婴儿能筛选掉21三体综合征吗(第三代试管婴儿23对染色体筛查)唐氏综合征即21-三体综合征,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,是由染色体异常(多了...
国内做第三代试管婴儿的条件(国内什么条件可以做三代试管) 什么人适合做供精试管婴儿(做供精试管婴儿的流程有哪些) 备孕b超卵泡监测怎么做(什么时候监测卵泡合适呢) 试管婴儿可以排除基因缺陷吗(试管婴儿能不能避免基因缺陷)Copyright 2021〖传承孕育网〗 版权所有粤ICP备2020097630号
声明:https://www.ivfbbb.com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
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,请谨慎参阅。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。
网站地图